作者: 优质股票群网 浏览344次 更新时间:2021-05-07 19:28
应该买什么样的股票才最赚钱?
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有1000种。也就是莎士比亚说的那句,1000个人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
赛道投资者告诉你,就是那些站在最好的赛道上的股票
K线投资者告诉你,就是那些K线图最完美的股票
价值投资者告诉你,就是那些最有价值的股票
那些厚脸皮的投顾告诉你,就是他偷偷告诉你的那些股票
.......
不管怎么说,上边都是聪明人的方法。在这所说的“聪明”,意思是上边这些方法都需要认同相应投资理念的资深人士对众多标的进行遴选。一个初学者和一个精通者,根据同一方式挑选出的股票肯定事不同的。当然,很可能两个精通者按照同一理论选出的股票也是不同的。
甚至我接触过的资深K线投资者,他上午和下午的说法都不一样。我问他为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他的方式是按照t+0交易设计的。而我怀疑这个家伙是忘了上午自己说了什么。
作为一个初学者,有没有更客观更靠谱的方式,也能获得说的过去的投资收益呢?我猜全市场指数基金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巴菲特的看法和我类似。在今年的股东会上,他又强调了这点。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全指数基金都能给投资者带来良好的长期收益,它需要两项先决条件。
一个是需要,这个指数所描述的市场是一个具有一定开放性的大市场。大到多大算足够大呢?这很难说,但人们特别熟悉的,美国市场,咱们的香港市场,中国内地市场,以及欧洲的三大市场都能算的上足够大。
第二个条件,市场的规则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市场具有足够的有效性。在这一点上,美国市场比我们要强一些。所以总的来说,相对美国,中国内地市更适合主动投资,也就是更容易出现巴菲特这种人——这和大家的常识是不是正好相反?
那么有没有更进一步的,客观而且更赚钱的指数?
有,而且不少。在这里边我最喜欢的是本.斯坦便宜股票指数。
斯坦曾是一位巴伦周刊财经作家,他发现,如果投资只买市场上最便宜的10-20只股票,那么长期来讲(五年周期)投资收益将超过全指数的30%。
我喜欢这个主意。因为除了找老婆,我几乎干什么都把性价比放在第一位。
另外,我也相信均值回归现象。在投资领域它的普遍性绝对能追上牛顿物理里的万有引力现象。
那么在内地市场,够买这种便宜公司指数会是个好的投资方式吗——这有点难说,原因是中国股票市场建立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规则变化却非常剧烈。大概从2005年后,才进入了比较平稳的时期。我们前边说的斯坦的统计年限是100年。
在中国内地,投资最便宜的一组公司是不是能获得超过全市场指数的成绩,从长期来说,我们只能按逻辑假想。它应该是更好的——因为它更符合逻辑。
当然,如果你真的对这种“便宜”指数动了心,还要解决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是便宜。
很多人认为市盈率(PE)是代表便宜的指标,也就是市盈率越低,就证明公司股票的价格越便宜。但如果看一下内地公司的利润表,就会发现这种认知有问题。
市盈率=市价/净利润
那么也就是公司当年净利润约高,市盈率就越低,也就是越便宜。但就像我们以前讲过的,利润这种东西大概是所有关键指标里最容易作假的了。很多公司运营非常糟的公司,为了保持上市地位或者面子,他们会在面临被ST、被退市或者账面出现亏损之前,对利润进行美化。
其中最主要的手段,一个是卖资产,比如卖股票、卖权益、卖地。把原先的资产变成了现金,就变出了利润。
还可以和关联方搞鬼,假装买卖,其实就是把钱从左边的口袋放到右边口袋。
还有,公司可以放宽销售收款条件——这样做虽然会在短期增加账面利润,但长期来说,会让公司状况更加恶化。而且这么做从报表中更难被发现,所以他是合法伪造利润最糟糕的方式。
翻开A股的最低市盈率排行,排名最低的前20位中起码有一大半的公司存在上边说的情况。我猜,用市盈率作为被动投资指标的认定,并不是个好方法。
相对来说,也许用市净率判断股价是否便宜的客观性好像更强些。
不过即便如此,投资者还应该小心的挑出那些低市净率公司里的“坏蛋”。
1、你应该把那些市净率是负数的公司扔出去。
市净率是负数的意思就是,这些公司从理论上说已经资不抵债,也就是破产了,但由于某些原因,这些破产公司还可能在二级市场上存在很长时间。
你没必要理他们,原因是风险太大了。花钱买负资产,通常情况不是捡便宜,而是作死。
2、刨除那些最近一直在亏损的公司。
这类公司就是因为陷入亏损,所以资产才会卖的便宜的。如果你想对所谓的便宜公司进行长期投资,最好不要选他们,因为他们很可能不能长期存在。
3、我建议你撇除强周期性公司。
强周期性公司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偶尔会赚钱,但终归会赔钱。而且需要进行大量的资本投入。所以,就算在周期高峰时赚到的利润也落不到投资者手里。
资产价格便宜,不亏损,而且还是弱周期性行业,有这样的公司吗?
有。但这些公司看起来也不怎么样。
他们分别来自两个行业,一个是房地产,另一个是商业银行。
福星股份、信达地产、城建发展、光明地产、中国交建
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渝农商行
要真的有这么个组合,也许应该命名它们为折翼天使组合。
不过我相信,非常少的人会认同买最便宜的公司这种投资方式。人们从本能上就不会这么做。
丹尼尔.卡尼曼曾经提出过,人们在涉及关键领域(比如投资领域)和陌生领域的决策时,会有一种边际恐惧现象。
什么叫边际恐惧,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你还记得第一次去很贵的那种法餐馆点餐的时候,侍者递上套餐餐单,你会选择最便宜或者最贵的套餐吗?80%的人都不会,大家往往都会选择第二或者第三便宜的套餐。
另一个是发生在我刚毕业后所在的一家公司。那家公司招的是一批刚出校门的男孩和女孩,而且首先进行封闭培训。那简直是荷尔蒙乱飞的时间啊。但那些女孩中只有两个人没人追,一个是最难看的,另一个是最好看的。
人们就是存在这种避险心态,他们不在最xxx的项下打√。
不过也许就是这种竞争的稀少,才让那些便宜但质量并不杰出的公司具有投资性的。
注:我只是对自己的看法做出解释,并没有劝诱对读者对折翼天使组合进行投资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