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优质股票群网 浏览310次 更新时间:2022-05-12 16:16
前言:
古往今来,人世间之憾事,或饿殍遍野、或金革之难,无非天灾、人祸四字概之,股灾亦是如此。纵观昔年开市以来,不知多少先辈大能,在这股市雷劫中道消身殒。然,人,祸在旦夕之际,趋利避害、亡羊补牢乃第一要务。天灾或系命中定数,避无可避,即便众生奔走呼号亦无济于事,但人祸却非如此。既是人祸,则当是不义之人行不义之事,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多行不义必自毙,诸友自救之计亦当落于这宵小之辈,教其十倍奉还。鄙人著此文意在多行善事,救诸友于水火,寥寥千字供诸友参阅。
一、股票亏损是否可以进行救济?
正常来说,股票的涨跌取决于市场的起伏,此间若产生股票的亏损,就鄙人而言谓之天灾,天意不可违,赔了即是赔了,没有所谓逆转乾坤之道。但若股票的损失是由于人祸所致,那就不可同日而语。根据证券法之规定,若上市公司在对外公告中,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引诱股民交易的行为之实,且最终导致股民亏损的,则应当赔偿股民因此产生的损失。
结论:因上市公司公告造假导致的股票亏损可以通过向上市公司索赔的方式挽回损失。
二、如何查阅可以索赔的股票?
凡人事,便是诸葛在世,亦有百密一疏,更况行不义之事之人,东窗事发不过须臾之间。当世间,有权确定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造假行为的国家机关,名曰证监会。一般,证监会若发现上市公司存在造假,会公开发布对应的立案调查公告,此公告诸友可以前往巨潮资讯网在对应股票公告界面查询获取。
结论:在巨潮资讯网中,查阅到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则可以进行索赔。
三、如何确定自己是否有索赔资格?
然,法论因果,若股友的损失不因上市公司造假行为而起,则即便是法院也难将股友的损失归咎于上市公司身上。因此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与股友的股票交易行为是否有因果关系,将直接决定股友是否有索赔资格。
根据司法解释之规定,目前法定的因果联系认定标准分为两种。其一,若上市公司实施的是虚构利好消息,隐瞒利空消息的造假行为,则若股友在上市公司造假后、造假信息被公众知晓前买入股票,并持有至造假信息被披露之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股票的,则其因股票下跌产生的损失与上市公司造假间有因果联系,股友具备索赔资格。其二,若上市公司实施的是虚构利空消息,隐瞒利好消息的造假行为,则若股友在上市公司实施造假信息后,造假信息被公众知晓前卖出股票,导致本可获得的收益未获得的,则其损失与上市公司造假间有因果联系,股友具备索赔资格。
结论:
1. 上市公司虚构利润,隐瞒利空的:在上市公司实施造假行为后,其造假行为被揭露之日前购入股票,并持有到造假行为被揭露后再卖出或继续持有股票,并因此产生损失的股民,具备索赔资格。
2. 上市公司虚构亏损,隐瞒利好的:在上市公司实施造假行为后,其造假行为被揭露之日前卖出股票,并因提前卖出产生损失的股民,具备索赔资格。
四、如何知晓上市公司的具体造假行为?
在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介入调查后,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必然是打破砂锅问到底,根据调查的进展,证监会先后会出具,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在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和决定书中,证监会会悉数上市公司的全部造假行为,供股友管中窥豹,了解上市公司所实施的应当属于哪种造假行为。而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和决定书均可在巨潮资讯网查阅。
结论:在巨潮资讯网中,在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造假行为调查完毕后,可查阅到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出具的处罚事先告知书和决定书,其中有上市公司的完整造假行为内容。
一、如何进行索赔?
1. 收集准备立案材料:
(1)营业厅开具的证券账户确认单,用以证明股友本人是股票的持有人
(2)营业厅开具的证券交易明细,用以证明自身损失
(3)上市公司被证监会下达行政处罚的处罚决定书
(4)身份证复印件
(5)前往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调取上市公司企业信息
2. 草拟起诉状、证据清单及证据材料:
(1)此部分的材料模板,可通过末尾扫码问鄙人获取,根据自身情况予以修改
(2)关于该部分材料也可自行聘请律师草拟
3. 前往法院立案
(1)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是法院对此类案件的称呼,根据法律规定,此类案件需要向上市公司所在地省省会或经济特区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立案前可向中院电话确认,该案是否由该中院统一负责)
(2)立案的方式包括:① 直接前往法院现场立案;② 邮寄至法院立案庭邮寄立案;③ 前往法院的网上立案系统网上立案。疫情期间建议采取第二或第三种立案方式。
4. 向法院缴纳诉讼费
在法院收取前述案件材料后,会不定期作出受理通知书,同时向股友发送诉讼费缴费通知书,在收到前述缴费通知书后,股友需于规定时间内向法院缴纳诉讼费,该诉讼费相当于股友索赔金额1-2.5%。在胜诉后会由法院退回。
5. 前往法院开庭
在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在6-8个月内组织开庭,股友需在法院送达传票后,根据传票规定的时间前往法院参与开庭,由于此类诉讼法院的处理方式为各投资者合并审理,法院按照统一标准下单判决,因此庭审现场会有其他投资者聘请律师参加。各股友只需现场参与搭个便车,关于法律相关的内容交由其他投资者聘请的律师发表意见即可。
6. 收到判决后申请执行
在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在6-8个月内下达判决,股友在获得判决15日内,若上市公司未提起上诉,则判决生效。股友可以直接联系上市公司的代理律师询问赔付款项的具体流程,或直接向法院递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由法院代为处理。强制执行申请书可以在各大平台网上下载,或聘请律师草拟。
一、在起诉状中如何列明自己索赔的金额?
鉴于,司法实践中,可索赔投资损失的计算方式较为复杂,非系统性学习证券相关法律知识及会计知识的难以理会其中奥妙,故在本文中鄙人不必细说,而是向各股友提供一个相对投机取巧的方式。
鉴于,此类案件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自行聘请第三方损失核算机构核算股友们可索赔的损失,因此在立案时,在起诉状中列明的索赔金额,可以直接按照股票账户账面损失来列举索赔金额。在实体审理过程中,第三方核算结果下达后,再向法院申请调整诉求,使诉讼请求于第三方核算结果调整一致。
结论:可参照账面损失列明自己的索赔金额,在实际庭审中再根据第三方核损机构出具的核损报告调整诉讼请求。
二、整个维权周期是多久?
结论:从提起诉讼到出结果,若只涉及一审一般在6-8个月期间,若涉及二审一般在一年到一年半期间。
结语:
本文寥寥三千字,未细讲法理,只言具体操作,意图是通过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指导各位股友利用法律的手段挽回自身损失,诸多操作手段亦是鄙人业内的不言之秘,同行的生财之道。但鄙人回顾股市起起伏伏,受害者因人祸倾家荡产的不在少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因为信息上的差异而限制困难股友自救,在此之上再刮一层地皮,属实不是鄙人的为人作风。文中内容已足够各位股友在支出成本最少的前提下进行自救。
若需进一步了解索赔细节,也可添加鄙人微信详聊,但事先说明,本文以外的细节与内容均属于具体法理相关,解释和说明当属于知识付费的范畴,鄙人或将根据心情予以答复,未能及时回复也请勿恼。最后,感谢各位股友的耐心观看,我们有缘见。